淘宝黄铜角阀会生锈吗_(罐底气动角阀)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黄铜角阀会生锈吗?,以及罐底气动角阀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详情介绍:

99%的人都不知道,装修中角阀怎么选?需要多少个?今天...

水电师傅告诉:角闷一定选好。

我家水电师傅跟我说,装修中该省的可以省,但是角阀一定要买好的,它见过太多角阀断裂导致家里水漫金山的例子。商家自带的一般都是这种锌合金或者不锈钢的角阀,时间长了保准是生锈漏水,严重的就是直接断裂满屋跑。

一定要自己买大品牌的角阀,大品牌的角阀一般都是黄铜材质的,花小钱保安全,这事可千万不能马虎。今天我来教你角阀怎么选。全屋需要多少支?

·一、我们要选黄铜材质的,不容易生锈变形。

·二、选陶瓷阀芯开关,手感顺滑,使用寿命更长。

·三、我们只需要买品牌的基础款就可以,什么花样造型都没用,认准实用就行。谁没啥事老盯着角阀瞅。可以手机下载安装住小帮,点干货百科,这个专区汇集了装修里各种知识内容,帮助装修小白快速上手。

·四、一厨一卫一般需要7只角阀,一厨两卫就买11个,如果有洗碗机再加一个,如果还有垃圾处理器或者净水机等等就需要专用的三通角阀才行。

记不住的点赞收藏。

燃气安全问题出在哪儿?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去年到现在,全国城镇燃气安全排查整治已经持续7个月,各地纷纷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燃气安全专项整治。仅从数字来看,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但一些地方接连发生燃气事故,让人感到燃气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6月,多地复工复产复市以来,燃气爆炸事故频发,稍有不慎就可能酿成重特大事故。因此,对于当前燃气安全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要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决不能松懈麻痹,更不能盲目乐观。

记者通过调查及盘点以往发生的燃气事故原因发现,燃气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大多是老问题,包括部分用户安全意识淡薄,燃气经营企业未有效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第三方施工违规破坏燃气管道,生产、经营环节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相关标准缺位、滞后,等等。

而这些老问题背后又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居民安全素质参差不齐

背后是安全教育培训的缺位

各地各部门对燃气安全教育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差别,这就导致了居民安全素质参差不齐

6月29日,北京市朝阳区某小区住户程田(化名)遇到了上门巡检的北京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巡检员。

程田说,这是她住在该小区2年来第一次遇到上门的燃气公司巡检员。在网上看到了近期发生的燃气事故后,她正打算给燃气公司打电话预约上门巡检服务,没想到巡检员就来了。

程田坦言,之所以想预约上门巡检服务,是因为她在大学所学的专业与安全有关,平时比较关注安全事件。

而家住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某村村民卢瑶(化名)的情况,则与程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告诉记者,由于村里还没有引进管道燃气,大部分人使用的都是液化石油气。

“我家使用液化石油气十二三年了,只换过一次气罐,还是罐底生锈了,让燃气站的师傅换的,现在使用的气罐也有四五年了。”卢瑶说,燃气站的送气师傅不强制更换气罐,送气师傅几乎每次都是不同的人,对于气罐的安全并不是太重视。同时,居民对这种状况也见怪不怪,没有对燃气公司提出过安全方面的质疑或者要求。

使用了十二三年的液化石油气只更换过一次气罐,就没有发生过危险情况吗?“肯定有。有一次我大姑做饭,整个屋子都是燃气的味道。还好及时通风透气,才没有造成安全事故。”卢瑶说。

除了燃气公司进行巡检的频率不一样之外,各社区开展燃气安全教育的频率和态度也不一样。

家住浙江省仙居县某小区住户应小英(化名)告诉记者,她在小区住了2年,社区工作人员开展过3次燃气安全教育。“每次的形式几乎不一样,有工作人员张贴海报、进行讲解,也有工作人员发传单。”应小英说。

而家住陕西省延安市某小区住户赵玉(化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从她住在目前的小区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社区工作人员开展过燃气安全教育。

随机的受访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燃气公司与社区对进行燃气安全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很大差别,这导致了居民的安全素质参差不齐。

记者在调查时还发现,为了房屋的美观,燃气管道包封、暗封和私自改动燃气管道的现象仍存在。

程田告诉记者,巡检员检查的那天,就发现了暗封现象。记者查看《城镇燃气设计规范》,其中对住宅内暗封的燃气管道解释为:隐蔽在柜橱、吊顶、管沟等部位的燃气管道。

那么这一现象有什么危害呢?山东省泰安市某燃气公司安全员告诉记者,燃气管道以及相关设施在被包封和暗埋的情况下,会导致检修困难,出现意外燃气泄漏无法判定的情况,或者说密闭的空间容易积聚燃气,引发危险。

从上述采访事例不难看出,居民安全素质参差不齐,这背后反映了燃气安全教育的缺位。

泄漏报警装置受冷落

板子不能都打在用户身上

无论是商业用户还是居民用户,安装燃气报警装置是最简单有效判断燃气是否泄漏的方式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昌宁城市燃气发展有限公司安全运营部经理苏圣怀表示:“无论是商业用户还是居民用户,安装燃气报警装置是最简单有效判断燃气是否泄漏的方式。但事实上,当前居民家中安装燃气报警装置的比例不是很高。

不仅如此,在燃气报警装置的使用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据记者了解,一些用户虽然安装了燃气报警器,但使用状况不理想。“在网上购买的燃气报警器会无端响起,而且声音比较大,但是厨房内没有异味,还打扰了邻居休息。”家住浙江省台州市海门街道某小区住户余英(化名)说,她知道燃气进行了加臭处理,但是燃气报警器会出现误报警的情况,便弃用了。

对于商业用户来说,燃气报警装置的价格是影响其推广的因素之一

北京市顺义区空港街道平安建设办公室的杜岩告诉记者,对于商户来说,管道燃气公司和属地在积极推广对灶台加装声光报警器和自动切断装置。这种情况下也有部分商户无法完成安装,原因是灶台型号过于老旧(如个别小作坊使用的灶台),保护装置不能匹配。而商户不愿意投入一万元到几万元不等的成本更换灶台。这就导致了此项工作还不能百分百覆盖,隐患依然存在。

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的,应当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并保障其正常使用。

从相关法律法规来看,对商业用户来说,使用燃气报警装置是有法律依据的。对居民用户来说,在价格合适、质量有保证的前提下,是会加装燃气报警装置的,而且这是一个大趋势

液化石油气使用安全不容乐观

经营主体小散弱问题待解

大部分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是民营企业,特点是小、散、弱,而如何整合的问题还需要破解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6年至2020年,中国餐饮业从业人数持续增加。2020年中国餐饮业从业人数为257.7万人,同比2019年增长1.92%。

而近期多地发生的燃气事故,大多数都发生在餐饮行业

杜岩告诉记者,在日常检查中,社区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液化石油气罐改为管道燃气只能在商户数量比较多的大型商圈开展,对于独立在商圈外的个别商户,“液”改“燃”工作几乎无法开展,其原因是管道燃气公司和商户双方都会增加成本,导致个别用户还在使用瓶装液化石油气。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安全管理工作委员会共收集媒体报道的国内燃气事故1140起,同比增加70.7%,其中,重大事故1起、较大事故8起。这些事故共造成106人死亡,763人受伤。2021年,发生天然气事故455起,事故数量占比39.9%;液化石油气事故639起,占比56.1%。

记者调查发现,餐饮行业从业者安全意识淡薄、餐饮企业未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液化气泄漏处置不当、违规操作、使用超期限未检验和检验不合格或者报废的钢瓶等现象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原因。

拿2021年发生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的“3·27”牛三和快餐店一般液化气泄漏爆燃事故为例,该起事故的调查报告中写明: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牛三和公司员工开启液化气钢瓶角阀后,由于液化气钢瓶角阀与减压阀、软管连接不牢固,导致大量液化气泄漏、积聚;员工未能在第一时间采取合理应急处置方式,造成液化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气体,当遇到点火源后引起液化气爆燃。

此外,非法经营、运输液化石油气也是引发该事故的间接原因。专门配送液化气的员工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情况下,非法向餐饮经营者配送液化气。

针对非法经营、运输液化石油气,中国城市燃气协会副秘书长马长城表示,大部分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是民营企业,特点是小、散、弱。对于行业监管部门来说,这些小、散、弱的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设备水平低、安全管理能力弱、员工安全培训能力薄弱、隐患整治能力相对较弱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难,这就需要行业监管部门提高准入门槛,加大监管力度。“有些地方为了更加安全,推动企业整合形成规模化经营,但又被相关部门判定为垄断经营。”马长城说,出现这样的现象就需要从安全发展大局考虑,加强部门间的协同。

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问题难解

亟待有关部门上前一步

预防随意开挖的情况,燃气公司应多与政府职能部门沟通,建立办理施工、开挖许可的政府管理部门工作联系和对接机制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涉及城镇燃气管道的第三方施工数量大幅度增加,对应的管网事故数量居高不下,管网第三方施工破坏后果影响严重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各燃气公司、地方政府对燃气设施保护做了巡检要求和管理规定,但是收效甚微。目前,从行业层面看,还没有专门针对城镇燃气埋地管道的第三方施工建立一套完善的管控标准,也没有细分类型研究管控要点,“抓早抓小”的风险防控理念还未有效落实,更多的是依靠企业尽责程度和城镇燃气管理部门的经验对城镇燃气管道进行管控

2013年12月18日10时,宁夏建工集团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基坑支护钻孔打桩作业人员到达同心家园3号楼基坑支护施工现场,准备在北侧基坑打一排水平钻孔,并埋设土钉。工作人员将埋设的天然气管道侧壁打穿,而天然气泄漏遇明火引发爆燃,造成7人被烧伤。

2021年5月2日9时26分左右,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的热力管网因施工单位违规操作,造成该区域地下中压B级天然气管道损坏,引发天然气泄漏。此次天然气泄漏事故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同样令人警醒:燃气管线运行单位现场巡线人员已经发现了违规施工行为,且已进行劝阻,但是施工单位置若罔闻,仍我行我素,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在规范第三方施工的法规方面,根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范围内有地下燃气管线等重要燃气设施,建设单位未会同施工单位与管道燃气经营者共同制定燃气设施保护方案,或者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未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但记者调查发现,很多施工单位会选择外包公司施工。外包公司对施工地点的燃气管道走向及埋深不了解,施工人员抱着侥幸心理施工,施工完毕便撤场,埋下极大安全隐患。

针对这类现象,苏圣怀建议,预防这种随意开挖的情况,燃气公司应多与政府职能部门沟通,建立办理施工、开挖许可的政府管理部门工作联系和对接机制;第一时间获取区域内各类施工申报、审批进程、工程范围、开工时间、拟采用的开挖方式等情况。

对未办理许可证的非法或野蛮施工行为,燃气公司要积极配合管理部门执法取证和调查处理,不断增强施工单位保护燃气管道的安全意识;及时向政府管理部门报告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造成的后果、损失和负面影响情况

对非法违法行为要严打

更需要调动群众力量参与

除了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技防措施外,也要调动基层群众作为“平安吹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除了上述问题之外,各地还出现了将商品丙烷、乙炔直接作为厨房燃料违规使用的情况。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城管局浦沿中队就接到过类似的举报。

危化品行业领域的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液化石油气的大部分元素是丙烷,但还混合了其他气体,并进行了加臭处理,其安全性有一定的保证。如果餐饮企业直接购买纯丙烷作燃料使用,在运输和使用的过程中危险性会大大增加。

记者调查发现,虽然纯丙烷的价格高于液化石油气,但有些餐饮企业仍选择其作为燃料,大多是因为其燃烧更加旺盛,对烹饪食物的口感有一定好处。

今年3月7日,湖北省武汉市潘塘街道平安建设办收到群众举报称,辖区内一家仓库存在违法储存液化石油气行为。3月8日,潘塘街道平安建设办联合应急办、派出所、城建办联合行动,对这家仓库进行了专项突击检查。执法人员共发现了私藏液化石油气罐52个,其中9个存放液化石油气。执法人员在现场一一查看了这些煤气罐,发现仅有11个气罐符合安全标准,其余多为报废和未年检的气罐。

无论是使用纯丙烷作燃料,还是违规使用液化石油气,都因为藏身小餐饮场所及居民家中,很难被发现。

针对以上乱象,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执行院长袁宏永建议,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和抽检执法力度,对燃气安全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加强燃气管道排查整治、燃气场站设施排查整治;强化液化石油气全链条管控,严厉打击“黑气”违法行为;加强重点场所燃气使用安全监管、“住宅底商”燃气使用安全监管、燃气“灶管阀”安全监管。

另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技防措施,利用物联网、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云平台等技术手段,监控燃气场站运行、液化石油气配送和用户燃气报警数据,及时发现和报送安全隐患,加强对燃气建设、经营、输送、使用等环节进行全链条跟踪、溯源、监测监管的能力

袁宏永还建议,除了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技防措施外,也要调动基层群众作为“平安吹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潘塘街道平安建设办负责人张文喜告诉记者,街道对举报人进行了奖励,对气罐进行没收,交与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处理,并对仓库负责人进行安全教育。

“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加大对举报人的奖励力度,优化奖励举措,或许这也是一个确保燃气安全形势平稳的有效办法。”张文喜说。

6月30日,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再次联合9个部门共同印发了《山东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标准(2022版)》,其中特别指出,对举报城镇燃气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经核查属实的,按照举报情况对实名举报人给予奖励。

标准“老龄化”问题严重

解决非一朝一夕

确保燃气安全需要地方政府部门、燃气经营企业和燃气用户三者联动,形成有机互补的风险防范机制

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截至2021年底,燃气方面的安全标准涉及基础通用、维护、检测检验、设备设施、建设、设计等六大类,我国与燃气安全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有124项,但这些标准“老龄化”问题严重

燃气标准还存在场站安全运行维护标准少、气瓶维护的标准缺失、燃气应急救援标准缺失、标准实施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了燃气行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而也影响了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隐患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管控、生产行为的规范,以及预防机制的建立,甚至产业的升级换代。因此,燃气安全标准还需加快建设完善步伐。

有业内人士指出,标准从立项到推出,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所以在短期内补齐短板,并不现实,只能是呼吁有关部门予以高度重视,尽快启动相关工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詹承豫认为,确保燃气安全需要地方政府部门、燃气经营企业和燃气用户三者联动,形成有机互补的风险防范机制

詹承豫建议,地方政府要加强燃气安全监管,完善燃气安全相关规范标准,加快开展燃气设施升级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落实日常燃气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制度,提升燃气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燃气经营企业要严格落实燃气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定期开展燃气安全大检查,加强燃气用户安全使用知识的宣传工作;燃气用户要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和燃气经营企业开展的入户安全检查,增强燃气安全意识,积极主动掌握自检自查方法,确保燃气使用安全。

燃气安全整治要打好持久战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国务院安委会又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燃气安全“百日行动”。从这些动作不难看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与百姓息息相关的燃气安全问题。

工作不是没有做,汗水不是没有流,这一点从各地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公布的一组组数字就可以看得出来。

成绩不是没有取得,问题不是没有深挖,这一点从各地曝光的典型案例可以看得出来。

出现事故并不能否定各地去年以来开展燃气专项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果。当前燃气安全领域的安全现状,一方面说明燃气安全形势严峻复杂,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另一方面说明要下大力气提高隐患整改工作质效,不能只追求工作表面好看,而是要真正把功夫用在夯实安全基础上,钻得进去,严得起来,打一仗、进一步,才能真正逐渐把燃气领域安全的短板补齐,将“里子”真正补好。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2022年7月25日三版 原标题《多方“围剿”,老问题仍难除?燃气领域部分安全问题探析》